月日,第六屆“互聯網+教育”創新周在北京開幕?!督膛鄥⒖肌穮⒓硬⒆隽斯P記,*天議程的個人的個觀點。簡單、真實、有價值,以下:
來源:教培校長參考
、海淀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勁林:
互聯網教育在飛速發展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行業發展亟需規范,在服務質量、服務內容、服務形式、商業模式等方面的標準和規范等體系尚未完全建立;)共性技術研發不足,部分企業面臨技術應用門檻較高,無法發揮自身優勢;)教育體制內外存在壁壘,產學研用尚不能同頻共振等。
、*教育發展戰略*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韓民:
以《*教育現代化》和*出臺的《教育信息化.行動計劃》等政策文件為依據,教育界正積極構建“互聯網+”條件下的人才培養新模式,發展基于互聯網的教育服務新模式,探索信息時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
從農業時代的教育到工業時代的教育到信息化時代的教育,這三種形態肯定有鮮明的個性特點。但是非常不幸的是,我們已經邁入了信息化時代相當長一段時間,但是我們的教育依然還停留在工業化時代的模式?,F在為止,我們學?;旧嫌弥鴻C械化生產人才的方式在生產,這樣很少考慮到人的個性,很少考慮到人的個人,甚至于是犧牲一部分人為代價來實現整體性的發展。
有教無類解決的教育公平的問題,因材施教解決的是個性化教育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是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公平,只有個性化的公平才是真正的公平,平均化的公平只是低級階段的公平,我們現在做的很多推進教育公平的措施,包括我們按區位入學等等,基本上是教育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被迫做的選擇,未來隨著教育資源泛在化,隨著選擇的增加,個性化可能更好的實現。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
在以高考、中考,并且以每門課都要考到高分的核心考核模式,其它所有的探討都是沒有意義的。培訓機構這么興旺,其實也是來自于*中考、高考等原則的指引。指引當中有兩點:*,每門課考到高分,才能上好的高中、好的上學。第二,體育美術與其他的能力與個性成長不重要,因為不在考核范圍內。我覺得在現有體制內,談教育改革是毫無意義的,談新科技、新基建對教育的應用,只是進一步加重了學生學習負擔,只不過在紙面上重新刷題的方式用到機器上重新刷題。如果現在*說,跑步米,s以上不能再上了,我覺得全*中小學生都會跑步出去了。
但是我認為*教育領域兩個改革,一直是我期待的:*,中考高考分數大大下降,這樣孩子有更多時間參加更多業余活動。第二,加一門特長考試,比如說孩子喜歡數學,我就考數學,我喜歡語文,我就考語文。我覺得把普通考試與特長考試結合起來,一是讓孩子放松,二是我們在*優秀孩子當中,不至于讓每個考試考的很高,而是每一塊石頭都能夠長出像喜馬拉雅山高峰,我覺得這才是*優秀人才未來選拔出來一點的希望。
、北京師范副校長陳麗教授:
我們不能簡單對互聯網的作用理解成就是資源共享,其實互聯網是一個全新的教育教學的空間。它表現出六個方面的特征。*是時空靈活化?;ヂ摼W不僅改變了教學的時空,也改變了教學的組織方式與教學工作管理方式。第二是資源共享化?;ヂ摼W不僅可以用來共享數字的資源,更可以促進人力資源和物理的空間資源進行共享。第三是行為數據化?;ヂ摼W*次使人類教與學的行為完全可以用數據的方式記錄下來,用教育大數據的方式來認識、揭示教育教學的過程,給學生更細致的評價。第四是信息眾籌化。它改變了知識的屬性,互聯網、音視頻、自媒體使得每個人的經驗都可能共享,這種共享將成為人類加速進步重要的力量。第五是關系網絡化?;ヂ摼W環境里的教與學的過程,都出現復雜網絡特征,未來要有管理非線性思維的包容性與確定性。第六是系統聯通化?;ヂ摼W時代,聯通是教育的新的本質,在這個時代老師幫助學生構建信息網絡,比告訴學生是什么更重要。
、網易有道CEO周楓:
在線教育相當于一年做了三年的事情,把滲透率提高到、。今年在線教育行業在做一件什么事情?商業理論中有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叫“跨越市場鴻溝”。我們從早期市場接納者,要跨越到大眾市場。和一定是大眾市場的行業。那這中間有非常多挑戰。對于行業的創業公司、中大型的公司來講,都面臨同樣的問題:就是早期接納者與大眾市場的用戶是不一樣的。早期用戶會因為我認為網課是未來,網課對于我的孩子有機會做到更好。這是早期接納者的心態。
大眾用戶的心態是什么呢?你有什么問題,有什么不能解決的事情,有什么導致我帶來麻煩的事情。所以今年越來越多大家聽到網課*不好。我想這不是產品變差了,更多是它在從早期市場走向大眾市場當中碰到必須解決的問題。解決的答案有很多,很重要的一點是一定要做好定位,每個產品針對非常具體的市場,而不是性解決所有問題。所以,整個這一年的變化就會帶來學習將打通課內課外、課前課中課后,面對面與在線,使之成為有機整體。
、華夏桃李董事長、橙啦教育創始人張愛志:
年上半年和年上半年的*金額大體相當,但這不代表教育行業*越來越容易了,反而是越來越難了。幾家頭部公司*占了總額的,其余眾多小公司分剩下的。這也為意味著,行業進入到更加成熟的階段,企業不但要思考如何*找錢,還要在精細化運營、降本增效上面做更多的文章。
、藍象資本創始合伙人寧柏宇:
一級市場三個特點:*是資金都向頭部的項目區涌入,像好未來從二級市場上,猿輔導從一級市場上,作業幫從一級市場都融到很多錢,這些錢都是*級量級的。所以*,錢向各個頭部去靠攏。第二,是因為這個量化寬松的政策,所以美國的股市和*的股市階段性表現很好。在線教育因為是疫情中比較受益的行業,所以二級市場的教育公司普遍漲得非常好。第三,一級市場早期*的角度來講,這個錢也會向早期市場比較有經驗的創業者集中。
今天年創業跟年創業會有差別,年創業的時候可能在任何一個領域都會面臨比較激烈的競爭,對創業者要求比較高。本身他的估值和這個創業者所匹配的基金級別都高一點。年的時候其實早期*的這個門檻和能拿到早期*創業者的實力可能比年要高一點,這樣數量可能少一點,反倒A輪B輪沒有跑出來的項目可能*的壓力比較大。
、華圖山鼎董事長吳正杲:
二級市場三個特點:*個特點,*人把教育當*,去年經濟周期不好漲得*的也是教育和醫療。特別是可支配*越高的時候,我們既然有消費和*屬性的教育會越來越好。第二個特點,教育企業分化其實也比較大。二級市場*人,已經從學校這種標準化*模型轉變成了更看重教育培訓這種擴張性模型。第三個特點,二級市場頭部企業*的效應促進了教育行業向*、*,向頭部集中。人性簡單是復制自己的成功經驗,比如投早期項目會一直去投早期項目,如果二級市場*的錢他走PE、C輪以后比較多,所以會更集中。
、樂博樂博創始人兼真格教育基金合伙人侯景剛:
過去我們投得更多是在線的從英語到數學到語文到素質教育這個類別更多,未來有幾個趨勢。一個是軟硬件的結合,可能會有一些更多的硬件的東西出來。這些東西能夠更好地融入到教育的場景里面,在這個場景里能夠讓孩子們和學員們有更好的收獲,這是我們在找的更新的機會。還有線上線下的融合,純線上其實還是有它的一些弊端的,比如說黏性,比如說跟孩子更多的接觸,可能在一個城市或者在一個區域里有一些類似于比賽、類似于體驗店這些東西,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這個模式也沒有特別好的機構做出來,我覺得這個可能也是一個將來的趨勢。
、美術寶創始人兼CEO甘凌:
垂直行業的產業型的一體化趨勢會比較明顯,每個特別細分的行業,也會有家千*市值的公司。哪怕就是在公考這一個領域你打透了也是千*以上。之前唱吧創始人跟我聊,他說哪怕特別細分的行業也會有一家千*市值的公司。
比如美術寶是從藝考社區開始做的,然后我們年做了到歲的少兒美術,今年我們做到的啟蒙美術。之前*人覺得K之外怎么排也排不到美術,但現在我們一個月兩三個*的*,我們自己之前也沒有想到。垂直的產業型的一體化的機會其實是很大的。